Skip to content

201803 Review

Published: at 16:03

日常是不可能的,这辈子都不可能日常的,每天就上班下班,哪有什么东西写,只有几个月写一篇,才有可能维持这个网站这样子。


跟朋友吐槽:「最近除了看院线片,都没看什么电影」。
《环太平洋》第一部上映的时候,正是大二暑假在家,网上看了消息说剧末 Cast 时候会有对庵野秀明和富野由悠季等人的致敬,撺掇李一起去看。
看的时候不停评头论足和 EVA 或者高达的相似之处,然后等到片尾灯亮,阿姨清人,也没看到之类致谢。
我说是不是我们漏掉了,他说不可能,日语罗马字那么长。
回家再找,说是日文版才有。
月初时候去看第二部,很失望的回来了。

断断续续看了 《恶魔人 Crybaby》,对前作没什么了解的我,完全是被汤浅政明吸引过去的。
看的非常过瘾,前半段节奏控制的也很好,汤浅的画风很适合这样混杂大量暴力色情的画面,线条扭曲,色彩丰富,正是恶魔世界。
后半段的展开我不太喜欢,最后明和了在红色海边躺着,很难让人不想起 EVA 的结局。
里面戴帽少年的 Rap,非常好听。

《横道世之介》非常棒。 看过之后,也想着在家里没事做的时候,投在电视上,当作背景,时不时看上两眼的那种。
刚出来时候,觉得傻傻的一个男生,没有分寸,在意体味,吃泡面的时候腾不出手,用筷子翻漫画书。说不上喜欢也没有讨厌,就平平常常的一个高校男生。
就像身边的某个同学一样,可以轻易想像出世之介在自己身边的样子,看他初来都市,有个要好的朋友,参加桑巴社团,给你不停看他演出时候晕倒的影片,有了女朋友,谈了恋爱,回了老家,再以同样的笑脸在下次遇见的时候给你打招呼。
简直可以想象我们没看到的那部分时间里,他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。所以在影片后半段,也能看见他的影子,一直伴随着每一个人。
从中间剧情分界点开始,我就一直忍着泪。
还好结尾够治愈,喜欢。

《最终幻想 XV》多少让我有点不耐烦,读条时间长,换地图慢,使得战斗和移动之外的其他动作都有种迟钝感。刚入手 PS4 的时候就带了这游戏,但玩了开头便停下来。从开始玩到现在七个月,通关之后看时间,20 个小时就主线通关了。
除了剧情和读条之外,我对这款游戏也没有什么怨念。但只差几个奖杯就可以白金的我,看完结局 CG 之后再也没有打开过。
可能等到哪年出了终极皇家版,会再买回来体验一下。
到时候人物不要那么多狗牙了啊……


《尼尔:自动人型》倒是惊喜很多,除了很及格的人设和音乐,我太喜欢横尾太郎那些稀奇古怪的小点子了。
二周目用 9S 的时候,开始没发现正确的路,走到了旁边的一个小梯子。
就解锁了 G 结局 :「hunGry for knowledge 求知若渴」。
没做主线的 9s 同学,follow heart 去做了自己想做的研究。
但是缺乏有趣的玩法支撑,多周目通关的方式难免让人厌倦,熬过了又苦又乏的二周目,三周目一开头,就卡在了一个任务上面,暂时弃掉了。

L 同学天降甘霖,送了一台 Switch,自己买了塞尔达和奥德赛。
好玩。
买来之后中午就没午睡过,两个人吃过饭,去便利店或者星巴克点杯冰美式,玩到一点半时候依依不舍去上班,怎么也不舍得放手,买来一个月,已经打完全部主线,开了一百多个神庙,开始继续肝 DLC。


花了太多时间在游戏上,翻了下豆瓣,惭愧发现书都没怎么读。
这个月读完的只有前几年朋友推荐的 《巴黎评论·作家访谈 Ⅰ》 ,买来很久了,但是一直处于落灰的状态。
这套书国内上架前后有三本,第一本的访谈对象相对更耳熟能详(按目录顺序前五分别为杜鲁门卡波蒂、海明威、亨利 米勒、纳博科夫、凯鲁亚克),所以从这里下手。
对于作家而言,作品只是他们个人具象出来冰山一角,将其支撑起来的是海平面下混沌、庞大的思想本体。就算对于作家作品本身不感兴趣,这些访谈仍然值得一读。这些人都太有,太有意思了,村上春树的自律,海明威的毒舌自负,凯鲁亚克废话连篇,天马行空,绵绵不绝的吐出来各种禅、日本俳句、十四行诗和现编故事,简直和《在路上》一样浪漫。
想起钱钟书那个关于鸡蛋和母鸡的比喻,在这里观看一下母鸡下蛋的姿态,也是很不错的。
发自内心的钦佩那些作家,虽然性格各不相同,但无一都是冒着清醒、克制、孤独的侵蚀,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大量产出并不停否定,才得以彰显自己的天份使之闪闪发光。
自己在文字上并无天分,甚至试着接书里作者抛出的梗都有困难。虽说并没有在这条道路上努力的我,很难坦然说出羡慕之类的话……剩下的心情,也只能是「期待」了吧。

「绝望的差距让人产生期待」